三级心理咨询师题集审核通过

2022-03-22
本页面

【文章导读】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四节:记忆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九节:人格 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奥秘的科学在现代社会中

三级心理咨询师题集审核通过


【正文】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四节:记忆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九节:人格 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奥秘的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凡是没学过心理学的人都不算是受过完好教育的人”。——DennisCoon “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心理学”。——中科院前院长卢嘉锡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处于愚昧状态,对自身的心理现象,如:灵魂、精神等,处于困惑思索阶段,并在哲学界开展讨论和争论。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

心理学二大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一般正常成人各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探讨; 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个性形成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节绪论 ¡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实质 ¡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 第四单元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包括四方面: 认知; 情绪、情感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称和人格(个性)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 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想象七种 情:情绪 意:意志 心理现象:分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它们不存在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人格倾向性:需要和动机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补充知识:心理学的三大特点 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如: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 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补充知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 (一)认知 ¡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 ¡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动物心理的演化 ¡。

无脊椎动物:感觉 ¡脊椎动物:知觉 ¡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 人:思维、意识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观的反映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1)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 ¡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 ¡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 ¡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5) ¡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

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 1879年 冯特(德国18321920) 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墨菲:在冯特创立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样,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心理学早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1) ¡ 教材(基础知识)P5-8 ¡。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的科学; ¡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1冯特) 参考资料标题专栏11冯特 ¡ 描述: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1832年8月26日生于德国的曼海姆。从1851年起攻读医学,185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1858年受聘作H。

von.赫尔姆霍兹的助手,得以受赫尔姆霍兹的指导,从此转入精神科学领域。1874年应聘担任苏黎世大学,1875年又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4年创办《哲学研究》;1905年又出版了《心理学研究》。 ¡ 1889年任莱比锡大学校长。在莱比锡大学共任教45年,直到1920年8月31日逝世。 ¡ 冯特说他的心理学是内容心理学,他的某些观点由他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发展成为构造心理学。冯特以前的心理学实验大都在生理学实验室中进行,由于冯特的努力,才使心理学既脱离了哲学,又不附属于生理学,在1879年,成为一门的学科。由于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

学者们都把他看作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它和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应该用能够测定直接经验方法,即实验内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冯特用内省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认为统觉就像是意识域的注视点)和情感三维说(认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松弛三个维度)。 ¡ 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冯特一生著作非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有1874年出版的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生理心理学纲要》;1889年出版的代表冯特哲学和心理学思想精华的《哲学的体系》;1896年出版的《心理学大纲》。从1900年起。

他用了十年时间出版了有4000多页的代表他社会心理学思想的10卷《民族心理学》。1920年写成自传《经历与认识》一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2) ¡ 二、学派的纷争(1) ¡ 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3) ¡ 二、学派的纷争(2) ¡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4) ¡ 二、学派的纷争(3) ¡ 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4) ¡ 二、学派的纷争(4) ¡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

三级心理咨询师题集

点击复制文档内容

模拟试题相关推荐

三九文库 www.999doc.com
备案图标苏ICP备2020069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