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申报书子项目名称:农村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院校(机构):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大培训中心学科(领域):初中语文教育部、财政部制一、基本情况子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学科(领域)初中语文培训天数统筹管理部门四川
【正文】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申报书 子项目名称:农村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 院校(机构):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大培训中心 学科(领域):初中语文 教育部、财政部制 一、基本情况 子项目 农村中小学教师 置换脱产研修 学科(领域) 初中 语文 培训天数 100 统筹管理部门 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范大学培训中心 项目执行部门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负责人 姓名 彭正松 职务 副校长 中心主任 职称 教授 电话 08172568662 手机 13890871857 电子信箱 xhsdpxzx@163。
com 相关培训经验 请列出近两年承担的与申请领域相关的省级以上培训项目,培训人数、时长、特色与成果、社会影响等,不超过200字。 一、培训项目 1.“国培计划(2012)”—四川省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100人,10天; 2.“国培计划(2013)”—四川省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70人,100天; 二、特色与成果 构建了“专家理论引领、一线名师示范、实地考察反思、学员交流互动”的研修模式、“问题—主题—课题”的持续动力模式和“学一研一行”的同伴互助模式。 三、社会影响 1.促进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其示范引领能力明显提高; 2.建立起了我校和基础教育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首席专家 姓名 杨勇 职务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文学院 电子邮件 270492809@qq.com 电话 手机 18008171953 研究专长 语文教育 培训专长 教师培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社会兼职 四川省“国培计划”教育教学专家,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在项目实施中拟承担的主要工作 1.组建教学团队,明确成员分工,落实责任,优化工作流程; 2.负责课程设计、开发与修改;安排课程讲授; 3.组织在线研讨、专家答疑和远程指导,抽样阅读点评学员作业; 4.组织撰写培训课程简报和总结。 二、培训实施方案 目标 定位 请根据“国培计划”对该类项目的目标要求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该子项目的通用性目标要求。
阐述本项目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定位。不超过200字。 培训聚焦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参训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能力和教师培训技能,使其成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种子”教师及开展教师培训的培训者,切实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专家讲座和专题讨论,引导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加深有效教学理解; 2.通过课堂观摩、微课设计和案例评点,引导教师掌握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其有效教学能力; 3.通过参与性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技能,切实发挥辐射带头作用。 对象 分析 请根据本项目的目标定位、培训经验及学员需求调查情况,分析培训对象的需求。不超过300字。 1.从前期调研来看,学员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
由于资源的匮乏以及缺乏有效的指导,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实现有效教学; 2.在培训内容方面,学员更需要得到这些方面的指导:什么是有效教学,为什么提倡有效教学以及怎么实现有效教学。这就要求培训内容必须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贴近参训教师的实际需要,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3.在培训形式方面,学员更喜欢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丰富培训形式,转变培训理念,让参训教师由“受训者”向“主体性参与者”转变,突出参与性和互动性。 内容设计 请用图示化方式表达培训内容设计及模块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
着重论述院校集中研修内容与“影子教师”实践内容的关系。 本研修项目采用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名校跟班实践研修、岗位课题研究(行动研究)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院校集中研修内容主要是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突出学员问题,突出案例教学,突出参与互动,突出个性发展,为“影子教师”跟岗研修阶段提供理论支持,加深专业理解,明确跟岗主题。在“影子教师”实践研修阶段,主要是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提出“四带研修”策略,即“带课”研修(课堂教学)、“带研”研修(教研活动)、“带学”研修(网络学习任务)与“带资”研修(共享研修资源)相结合,将院校集中研修阶段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践问题,完成研修任务,促进专业发展。
研 (考察观摩) 行 (实践反思) 学 (理论学习) 实践性课程占总培训课程的比例:71% 培训课程 维度 模块 专题 学时 内容要点 来源 授课 教师 单位 职称 是否为实践性课程 专业理念与师德 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与有效教学 3 师德修养与有效教学的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 是 李镇西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特级 教师 否 微活动:教师心理素质测评与职业幸福研讨 微讲座:教师心理调适与有效课堂管理 3 教师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有效课堂管理 是 李雪平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专业理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有效教学 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内涵、有效教学标准 是 杨勇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否 微活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微讲座:有效教学的理念 微设计:有效教学微课设计 6 有效教学案例分析。
有效教学标准、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 是 龚雄飞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教研员 是 专业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中学生语文学习困境、对策与有效学习指导 3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点与有效学习策略 是 程一凡 成都市教科院 特级 教师 否 学科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讨(2011版)与有效教学 6 语文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内容研讨 是 陈家尧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特级 教师 否 微活动: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微讲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有效识字教学 6 汉字形体构造与意义、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是 邓春琴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微课堂:朗诵课示范 微讲座:古典诗词吟诵 6 吟诵的特点、功能与方法 是 金世贵 南充十中 高级 教师 是 微活动:文本解读案例分析 微讲座:文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对话理论与接受美学 6 文学文类和文体特征、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是 杨红旗 西华师范大学 教授 否 微讲座:中学语文经典篇目的有效教学解读 微活动:多元解读实践 6 现代文学篇目、古诗文篇目。
有效解读方法 是 杨勇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通识知识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6 传统文化要义、人文素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否 周晓琳 西华师范大学 教授 否 中学外国文学作品 与西方文化视野 6 外国文学作品、流派、风格、解读方法 是 邱永旭 西华师范大学 教授 否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 微讲座:语文有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微设计:学员微课设计 6 语文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点、方法与步骤 是 颜运静 重庆南开中学 特级 教师 是 微活动:案例分析 微讲座:现代文有效阅读教学设计 微设计:学员微课设计 6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有效教学设计要点 是 王君 清华附中 特级教师 是 微活动:案例分析 微讲座:文言文有效阅读教学设计 微设计:学员微课设计 6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有效教学设计要点 是 刘勇 成都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是 课堂观摩:写作教学示范 微讲座:初中写作教学有效设计案例分析 微设计:学员微课设计 6 成功课例及理据。
失败原因及对策 是 卿平海 成都盐道街中学 特级教师 是 文本解读案例分析 讲座:文本的教学解读及要领 6 依据文本体式选择教学内容 是 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是 微活动:学情分析案例 微讲座:学情分析的方法与要点 6 学情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 否 梁玉敏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教学实施 案例分析 微讲座: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有效课堂教学 6 有效教学的基点:以“学的活动”设计有效课堂 是 杜二敏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名课研习 12 名师课例观摩研习 否 颜运静 王君 刘勇 重庆南开中学 清华附中 成都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 高级教师 是 有效写作教学课堂观摩 6 有效写作教学课堂观摩 否 卿平海等 成都盐道街中学 特级教师 是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6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是 李桂兰 重庆巴蜀中学 特级教师 是 返岗研修课堂教学实践 72 返岗研修课堂教学观察、研究 是 学员 导师 是 实践基地校有效教学观察 60 课堂教学观察的目的、手段、方法及诊断 是 学员 导师 是 实践导师有效教学特色跟踪研究 210 跟踪导师。
撰写学习体会 是 学员 导师 是 实践基地校校本教研观察 12 全程观察实践基地一次校本教研的全过程,撰写观察体会 是 学员 导师 是 学员个性化教学设计研评 12 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教学设计和研评 是 学员 导师 是 “影子”实践汇报课交流与反思 18 在导师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和反思 是 学员 导师 是 教学评价 有效阅读教学评价 12 有效阅读教学评价理念、原则与要点 是 学员 是 有效写作教学评价 6 有效写作教学评价理念、原则与要点 是 导师 是 实践基地特色化习题研究 18 收集、整理、研究、交流实践基地校特色化习题 是 学员 导师 是 教学研究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 6 语文教育研究常用方法 是 王方鸣 重庆市教育 科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 否 基于课例的有效教学反思 6 教学反思的内容、要点与策略 是 景怡 重庆一中 高级教师 是 实践基地校校本教研特色研究 6 校本教研的特色与创新 是 学员 导师 是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初中语文课件制作与使用 6 课件制作的原则、方法与使用策略 是 曾洪军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网络资源平台的开发与利用 6 网络资源平台的建立与利用 否 曾洪军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初中语文优质课程资源介绍 3 语文教学研究论著、杂志与网站 是 杨勇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否 初中语文名师教学经验 6 国内有代表性的初中语文教学名师 是 谢芳 重庆沙坪坝区 教师进修学院 特级教师 否 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 曾敬 重庆南岸区 教师进修学院 高级教师 是 学校校本研修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运行 6 学习共同体组建。
流程,运行机制,效果评价 是 杨勇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校本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6 校本培训的概念、流程和方法 是 李德树 成都师范学院 副教授 是 课题研究中骨干作用的发挥 6 课题研究的组织、设计与主持 是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 副教授 是 注:“来源”是指课程是否来自于《“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内容。如选自《“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填“是”;如是自主设置课程,填“否”。 1.实践性课程占总培训课程的比例:77%;《“国培计划”课程标准》来源比例:88%; 2.省外名师比例:39%;一线名师和教研员比例:50%; 管理团队 姓名 职务 专业 学历 负责事务 赵正 培训中心副主任 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 统筹安排培训事务 文航生 文学院副院长 古代文学 硕士研究生 安排协调培训事务 杨勇 教学班主任 语文教育 硕士研究生 教学事务 孟川 行政班主任 写作 大学本科 对外接洽、专家接待 邓春琴 生活班主任 语言学 博士研究生 学员事务 冯义海 南充十中初中部主任 中学语文 大学本科 学员跟岗研修事务 培训 方式 请简要介绍研修模式。
即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如何结合。专家讲授、合作研究、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如何结合,如何落实“双导师责任制”。不同的培训方式如何应用于不同的培训内容。不超过1000字。 本研修项目采用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名校跟班实践研修、岗位课题研究(行动研究)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本研修项目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对应不同培训内容和培训阶段: 1.院校集中研修阶段: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邀请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和语文学科带头人做专题讲座和互动研讨,主要内容涵盖师德修养与有效教学,当代教育理论与语文新课程理念探讨,人文科学报告,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突出学员问题,突出案例教学,突出参与互动,突出个性发展,为“影子教师”跟岗研修阶段提供理论支持,加深专业理解,明确跟岗主题。
2.返岗实践与自主研修阶段:观摩考察与任务驱动相结合,与当地异校同行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开展自主研修。 3.“影子教师”跟岗实践阶段:名师引领与体验反思相结合,结合“影子教师”培训方式的实践性、研究性、自主性和互助性等特性,提出“四带研修”策略,即“带课”研修(课堂教学)、“带研”研修(教研活动)、“带学”研修(网络学习任务)与“带资”研修(共享研修资源)相结合,将院校集中研修阶段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践问题,完成研修任务,促进专业发展。 4.课题研究与成果提炼阶段:考察调研与总结提炼相结合,根据研修课题,做好调研分析,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经验,加强总结提炼,初步形成研修成果。
5.总结考核与成果固化阶段:专家引领与互动研讨相结合,总结研修收获,共享研修体会,固化研修成果。 本研修项目采用“问题—主题—课题”的持续动力模式,引导教师从“问题”入手,开展行动研究,让每个教师都走进“研训结合、培研互促”的培训过程之中,并在过程体验中转变教学理念、生成教学智慧、实现专业发展。 本研修项目采用“学一研一行”的同伴互助模式。该模式建立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行动研究”的校本研修大框架之下,牢牢抓住“学习、研究、实践”三个关键环节,引领教师在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养成理论学习、自我反思和实践改进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及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