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过
【正文】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题组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B,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C,6.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喜光喜湿B.喜热耐旱C.喜阴喜湿D.耐寒耐旱,2,3,4,5,6,7,8,9,10,11,12,13,14,15,右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5.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A.18001900B.19002000C。
20002100D.21002200,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戈壁、沙漠为主,贫瘠,河流欠发育,稀疏,表现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表现二: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三: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题组一,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014江苏地理)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1.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D,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右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答案,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3)某科考队员欲
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答案,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1.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区域性D.综合性,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2.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B.C.D.,2,3,4,5,6,7,8,9,10,11,12,13,14,15,1,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
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56题。,5.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海洋生物死亡增加海水吸热量增多空气变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降水增多A.B.C.D.,6.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加拿大B.日本C.菲律宾D.墨西哥,10.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增强B.径流量增大C.冰雪融水增加D.降水量增加,11.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温度上升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C.降水强度增大D.地表径流量增大,12.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冻土融水D.地下水,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近年来两河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至中下游流量骤减,影响了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2,3,4,5,6,7,8,9,10,11,12,13,14,15,1,(1)分析德黑兰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原因:纬度较低;处于大陆内部,大陆性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植被少;湿地少;硬化地面多;风力较小。,结合德黑兰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城市化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阿拉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岸线侵蚀加剧,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河口三角洲萎缩等。,7.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商品粮基地,该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灌区示意图。,材料二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进行,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2,3,4,5,6,7,8,9,10,11,12。
13,14,15,1,(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2,3,4,5,6,7,8,9,10,11,12,13,14,15,1,(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答案,有利:秋浇淋盐可降低土壤盐碱度,可以改善灌区土壤肥力结构。不利:秋浇淋盐通过排水渠汇集到乌梁素海,使得化肥和土壤盐类富集于湖泊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3,4,5,6,7,8,9,10,11,12,13,14,15,1,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读“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局部)”,3.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原因是()A。
植被稀疏B.气温较高C.降水量大D.地下水丰富,4.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水循环生物圈循环地质循环大气三圈环流A.B.C.D.,B,A,